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

《念念》,說未完的故事


走進中大邵逸夫堂觀看《念念》放映及座談,驚喜的是一進來就看到坐在舞台一角的導演張艾嘉,隨意又一如既往的優雅。她用溫柔的聲調說,請大家靜下來,好好靜下來,看一部文藝片。在現代社會靜下來是件很奢侈的事。


 
「片子不只在說事,而是在說情。」

張艾嘉在放映後的座談裡說到,「片子不只在說事,而是在說情。只有回歸最原始的情緒,才能挖掘最深的感動。」張導坦言片子剪了九個月,有太多可以剪的角度,而每一次都有不同感動,要作品能動人,得先過自己那一關。

 
片子講述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恨離別,年輕人面臨生命抉擇的痛苦掙扎和交叉的失散兄妹經歷。影片中多條故事線同時進行,過去與現在又相互交叉,很多事情沒有憑藉鏡頭來交代清楚,但明明又能理解過中複雜的劇情。張艾嘉說,片子給觀眾留了很多白。

 
而導演的高明也在於把很多大自然的情緒和作品的情緒結合起來。故事發生在綠島,一個在台灣邊緣的舊時用來囚禁政治犯的小島,大海翻滾的浪、輕輕飄著白雲的藍天,深邃又有趣的山洞,一群深海游動的魚兒……每一個大自然的畫面都牽動著故事的情緒,使得片子的情緒表達更為立體。

 
 

「其實沒有為什麼,也不需要問為什麼。」

觀眾提問總愛問劇情裡的為什麼,為什麼會設置某個角色,為什麼劇情要這麼安排。張艾嘉說,其實沒有為什麼,也不需要問為什麼,就像生活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無法解釋的,但是卻冥冥中有他們存在的合理性。

 
結局是在育美(梁洛施飾)的簽書會上與失散多年的哥哥育男(柯宇綸飾)重逢,育美的新書正是把小時候媽媽(李心潔飾)小時候講給他們聽的美人魚的故事和她與哥哥經歷的故事畫成繪本。最後她的獨白說,「我以前一直在尋找答案,但卻發現沒有答案。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,而我又繼續說著這個故事。」

 
張艾嘉說寫這樣一個團圓的結局,正是因為她覺得這世間總是缺少那麼一些溫暖。片子裡纏繞的愛恩情愁,糾結痛苦最終還是化作美好的相聚。就像張艾嘉為了《念念》重唱原作《愛的代價》的MV裡說道,希望每次想起,都像是個問候。念想,大抵是溫暖的。

 

「自己與自己和解,才能找到出路。」

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在尋找出路,張艾嘉說,只有自己與自己和解,勇敢地面對自己,才能找到出路。張艾嘉用了魔幻式的處理方式,讓父子和母子在時光中重聚,家常一樣聊天,安慰和陪伴,於是也解開了這些年輕人多年來的心結。其實我們很多時候缺乏的正是對話,和父母之間的對話,和自己的對話,這些對話其實都是一些碎碎念,但卻是一些和解和尋找出路的方式。

 
這真是一部文藝片,一部沒有企圖心的文藝片。沒有緊湊的劇情,沒有商業電影的套路,沒有多一份的嬌柔做作,也沒有想要說什麼老掉牙的大道理。就是這樣靜靜地,靜靜地用這些簡單又複雜的故事和情緒打動你。


直到片子結束,兄妹重逢,響起劉若英產後錄製的同名主題曲《念念》,我的眼淚才灑下來的:

 
過去的故事 已難說清楚

想寫一個結束 讓它漸漸模糊

我在不在乎 我在不在乎

我渴望的溫暖 讓我更無助

不在乎 告訴自己

我在乎 念念不忘

我在不在乎 我在不在乎

曾經就在身旁 怎麼留不住

不在乎 卻不能忘

太在乎 念念不忘

不忘那麼難 忘了更心酸

若用愛和它相處 有沒有出路
未完的故事就繼續說著 念念不忘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