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

未來何時來:張煒詩《未來境地》






視覺藝術家張煒詩(Rachel)近年都以「平衡」為創作主題,旨在探討不同事物間的關係。在浮躁又混亂的當下,她的作品越顯玩味和珍貴。

Rachel最近的新作《未來境地》,主要以玻璃作爲創作媒介,一共有三件作品:分別為《混沌》,《醖釀》和《美妙》。三件作品可獨立欣賞,又能連貫成爲一件完整的作品,呈現一個變化的過程。從《混沌》開始,用玻璃方塊把麵粉漿印在地板上,每一塊的圖案都不一樣,混沌的狀態如麵粉漿圖案那麽散亂和迥異。

看著這些紋路不一的圖案入神,會發現每塊之間的不同差別,感受到藝術家想要表達的人與人,事物與事物,人與大自然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,互相影響緊密相連。再到《醞釀》這一過渡的過程,不同白色圖案的玻璃一層一層堆疊起來,混沌開始凝聚,逐漸累積著厚度和力量。

展覽現場特地設了兩個座位,供觀衆坐下欣賞作品。人一坐下來,就更親近地面,感覺更能貼近土地和大自然去感受作品。直視觀看作品<美妙>,是玻璃切割的風景雕塑,花花,草草,樹木,像是小孩子畫的兒童畫圖案,可愛又美好。可是再凝視一會兒,會發現這些花草樹木仿佛逐漸消失在遠方。這是玻璃的物料特性造成的錯覺,同時也是Rachel這次選擇用玻璃作爲創作媒介的原因。Rachelpartner玻璃藝術家Fanny說,「玻璃通透,看似脆弱但實則堅硬,永遠穿不過。」而後緊接反問的是,「可很多事情是不是穿不過就不去做了呢?」

那些花草圖案讓我不禁想起去年Rachel開放位於JCCAC的工作室Unit Gallery舉行的《建造美好地》計劃。計劃由創作,燒製,展出等過程都開放公衆瞭解參觀。「在自己這塊美好地,美好地去創造多一片美好地!」當時計劃運用的媒介是陶瓷,同是這些花草樹木等圖案,可顯得單純又實在。作品洋溢著Rachel樂於分享創作的快樂感,同時也是對於未來的一份美好盼望。

從《建造美好地》到《未來境地》,有意無意地體現了藝術家本身的成長和思考。Rachel也坦言,「相比起去年的作品《建造美好地》,這次的作品稍顯negative,希望能引起觀衆更多的思考。就像這次展覽的海報設計,背景是些散亂的碎片,希望觀眾能想想爲什麽未來是這樣的?」

Rachel的作品強調過程,總是用幾件獨立又為整體的作品來形成一種連貫,呈現事物的變化過程。顯然地,她在創造中注重中間的每個細節,呈現物料之間產生的細微踫撞。在L1藝廊裏Rachel的作品《觀察一》,正正就呈現了陶瓷,玻璃等不同物料間的踫撞和結合。在我看來,Rachel想講述的「平衡」,其實是一種過程,一種狀態。沒有絕對的平衡,那是靜止的死物。平衡是一種動態的流動,一種諸多矛盾都能得到互相磨合和包容的狀態。就像Rachel本人,內心細膩感性,可又理智嚴謹,融合成她的平和,篤定和圓融。

這讓想起Rachel入選「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」的作品《寓言與魔法Ⅱ》中的statement:「親愛的讀者,你看著的是一些寓言,是給你和他們的。是寓言也是歷程,由這到那,過去到未來,由棄置到被珍愛,由平凡到唯一,由我給你。以祝福,將軟弱化為力量。」多麼深情的內心話,Rachel只用了簡單的藝術語言化成作品來敘述,等待讀者用心體會和思考。

而顯然地,未來境地,支離破碎。不知何時來臨,也不知將以何種方式到來。愿我們能將軟弱化為力量,慢慢拼湊一片美好地。


附:
展覽:《未來境地》
地址: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5-23 Unit Gallery
日期:即日起至201415(星期六及日13:0-18:30)

作品:《觀察一》
地址: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藝廊「五」視藝聯展
日期:即日起至2013123111:00-19:00

作品:《寓言與魔法Ⅱ》
地址:香港藝術館「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
日期:即日起至201415

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

請容我自由地不起標題



去西九自由野之前,我嘗試不去看水蛇春甘長的節目表,不抱著任何目的和幻想。沒有期待,沒有壓力,這是一種於我而言的自由狀態,我也認為這才能讓我更好地呼吸現場自由的氣息。可一般觀眾參加藝術節,總有習慣事先做好功課,衝着自己喜歡的項目現場直奔主題。主辦方也爲了方便大眾把不同種類的藝術活動分類,各取所需。如果,自由也可以被分類,是不是也可分為完全自由或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自由?法國哲學家盧梭早在《社會契約論》的開頭說,「人是生而自由的,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。」如果再去討論自由野的自由性,我覺得自己好「行」。

自由野Freespace Fest,在我看來,去年節目在活動設置上強調節日的氛圍,化妝互動和多媒體表演等都像是嘉年華。而今年更強調「空間(Space)」概念,讓不同的組織和團體參與其中,實現空間的共同利用和探索。而顯然的,因為有更多本地組織的共同加入,活動更多多元和接地氣,越容易讓人產生「把土地還給人民」的錯覺。

下車后往會場方向走去,沿路都需要走走停停,14號下午入場時還要排很長的隊輪著嘟已登記的二維碼入場。一進入現場,只見面前的草地已滿布地毯和人群。其實人一多,我就感覺不自由。因為一片草地里,我已經沒有選擇坐下的權利;走在小路上,雨傘和人更是擠逼得像上下班時間的地鐵。有那麼一瞬間,我只覺得這裡好吵,好亂。我也突然感歎香港人的悲哀。平時大家活得是有多麼壓抑和不自由?一旦舉行如此的大型戶外活動,開放一片廣闊的草地,大家就蜂擁而至傾巢而出。據說活動登記入場人數已超過十一萬人,這註定是一場充滿快樂的肆意狂歡,可我卻意外地嗅到狂歡背後藏匿的悲哀。

然後,我總算在木板地上找到一處休憩地。面朝大海,沒有春暖花開,有的是細雨濛濛,詩人,顫抖的詞,沉默的劇和凝望的遠方。感覺依然浪漫。我愛這場文學館舉辦的詩歌音樂會起的名字「無用時光」,大家彷彿可以放下一切平日工作生活的憂慮,輕鬆自在地「虛度」時光。想起臺灣作家張曉風說的,生命是一樁太好的東西,好到你無論選擇什麼方式渡過,都像是一種浪費」。可弔詭的是,詩歌默劇處處講述的都是關於反思和抗爭,似乎其實想要辯駁和強調的是在一般價值觀中被認為“無用”事物的“有用”性。

夜幕降臨,木板地播放影片《拾。年》,這段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說會流眼淚的影片。支離破碎的片段,一張張港人的面龐,香港舊時的模樣,配樂那麼低沉和憂傷。我好像看到,在那些中西碰撞中,在五星紅旗和紫荊花旗間,所謂的香港精神是如何凝聚和傳承。屏幕后是今時今日的香港,對面港島依然燈火通明,而我好像出現了些幻覺和抽離。我好像依稀看到那片土地的過去,慌亂,頹靡,陰陰沉沉,顯得一步步走來原來如此艱辛。影片結束,大家不約而同地鼓掌,彷彿感謝影片製作,也感激今天的香港。轉身一刻,我特地留意了下茹生是否真的灑下男兒淚。夜太黑,我沒看清。可不知因為海風凜然,還是因為影片配樂太過悲淒,我直打寒顫。


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

說故事的陶 聽故事的人





一個精彩的故事就像一隻會飛的蝴蝶,而不是標本。講故事的雄仔叔叔的這句話,是陶瓷藝術家李善琨(Anna)開始《故事之環》這系列作品的靈感源泉。只見這個由黑山土作為物料的環,線條柔和,但黑色的質感卻又顯得如此堅硬。幾只蝴蝶繞著圓環翩翩起舞,彷彿飛舞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抹雲彩。每個環都藏著Anna珍貴的故事,有她中學時期就十分著迷的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的融化的鐘,有她愛的挪威兒童文學作家Roald Dahl的故事,有她心中最美好的蘑菇童話世界,還有飄著荷葉魚兒在游的夏天的池塘……

Anna在佈置展覽作品時,我坐在一旁,認真地看著她指著每個環講述裡面藏著的動人故事。聽得入神,彷彿一下就被帶進她的世界里,一個回歸大自然,充滿生命力的,到處都有著可愛動人細節的地方。走進她的工作室Cozy Workshop就像是進入了童話森林,擺放的都是貓頭鷹、刺猬、小熊這些可愛的動物。這次作品選擇做成環狀,Anna想要表達的也是關於大自然循環不息的規律。同時“圓”字也與“緣”諧音,她相信緣起不滅,世間事物都有著因果循環。

Anna小時候就愛畫畫,後來接觸泥土后就為之著迷。她愛上了手捏泥土的實在感,創作的時候像是與泥土在對話,共同完成一件作品。Anna鍾情于泥土,她認為即便是土,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,只因萬物有情。她說,“就像是你身邊看到的一個袋子,其實它也是有情感的。因為你可以從它被用過的痕跡里看出它主人是個怎樣的人,它有過怎樣的遭遇。其實,每件物品都在訴說它的故事。”意覺自己說話有點過,Anna便話鋒一轉,用她平時慣用的大大咧咧的語氣說“好啦好啦~不要讓人以為我是個傻子~”我說,一點也不傻,其實這些都是真話,只是現在這個病態的社會讓我們都不大敢講內心話了。我想,只有藝術家本身足夠真誠、細膩和感性,才能創作出能讓人為之動容的作品。

每次和Anna聊天,都會被她大大咧咧的真性情感染,總像個大孩子。其實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樣,善,善良;琨,美玉。她說自己是做夢鬼和正面怪。我會心大笑。她總愛活在她的世界里,那麼簡單純粹。可我不知怎地,從她的作品里隱約看出了些什麽。我總覺得,喜歡以風景、大自然、動物等為創作對象的藝術家們,其實某程度是在迴避或抗拒著城市和人類吧。而看到Anna創作的動物,刺猬和貓頭鷹,這些充滿防備和警覺性高的動物,動物的顏色也多少有點灰調調。我想她心中還是有所保留的。然而,她用村上春樹《挪威的森林》里的一句話來回應我,“没有人喜欢孤独。只是不愿失望。”

慶倖我能聆聽這些動人的故事,關於作品的,泥土的,藝術家本人的,鳳毛麟角。

(注:作品《故事之環》展於JCCAC「五」視藝聯展,展期於即日至20131231)



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抵抗時代的荒蕪和蒼白:第五屆九龍城書節



「寫作,是爲了抵抗時代的荒蕪和蒼白。」這是號外主編張鐵志在九龍城書節 “文字•革命• 生活” 座談分享中的其中一句話。每次聽文字工作者分享,彷彿隨口便是詩。文字,有其溫柔而剛強的力量,當然也承擔著個人表達與社會抗爭的使命。還記得幾個月前在誠品聽過張鐵志、黃瑛琦、廖偉棠等人分享關於書展書節的想像與實踐,於是這次特地來到這裡感受一下這一民間書節。

來到這裡,看到好多熟悉的人,熟悉的書,熟悉的物,即便是第一次來,但一點也不感到陌生。我很喜歡地攤的集市,雖說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並不利於觀看物品。但我卻總喜歡蹲下來近距離去看,和攤主聊聊天。總覺得,蹲下身子那一刻,人會變得謙卑,而不是居高臨下的俯視。這時,顧客和攤主之間就不只是冰冷的買賣關係。我喜歡讚美漂亮的物品,聽二手物的故事,和平時常買的雜誌出版商交流。這時,我才意識到這次書節的主題「閱讀生活」,生活正是一本大書,需要我們一字一句地慢慢去讀。書節里書的元素看起來被壓縮得很小,也沒有安靜的環境來閱讀和交流。而我們感受到的,更多的是文字衍生出來的相關物品,分享,講座,放映等。其實,這裡倡導的是一種生活狀態或是說生活方式,我感受到自由,平等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溫情。這些微小的力量,都是在無形中抵抗者現實的荒蕪和蒼白。

還記得在一進門的地攤有一個嶺南大學新詩不管理組的攤位,給人免費求籤解籤,籤文都是他們挑選并親手寫的中港臺詩人的詩句。負責的同學熱情地讓我試試,我便不好意思拒絕,想說求求事業運。我拿起籤筒誠心地搖,搖了好久好久總算跑出一根。籤文是一段中國近代詩人戴望舒《偶成》的節選:「這些好東西都不會消失,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。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,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」。真美的詩,我會心一笑。同學問我準嗎?我點了點頭,說我覺得蠻准的,因為我在從事文化藝術有關的工作,“一切好東西”就像在說我們堅持的價值,我堅信他們永遠存在,并有一天會像花一樣燦爛地開。而這些我們堅持的價值,也正正是在抵抗時代的荒蕪和蒼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