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抵抗時代的荒蕪和蒼白:第五屆九龍城書節



「寫作,是爲了抵抗時代的荒蕪和蒼白。」這是號外主編張鐵志在九龍城書節 “文字•革命• 生活” 座談分享中的其中一句話。每次聽文字工作者分享,彷彿隨口便是詩。文字,有其溫柔而剛強的力量,當然也承擔著個人表達與社會抗爭的使命。還記得幾個月前在誠品聽過張鐵志、黃瑛琦、廖偉棠等人分享關於書展書節的想像與實踐,於是這次特地來到這裡感受一下這一民間書節。

來到這裡,看到好多熟悉的人,熟悉的書,熟悉的物,即便是第一次來,但一點也不感到陌生。我很喜歡地攤的集市,雖說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並不利於觀看物品。但我卻總喜歡蹲下來近距離去看,和攤主聊聊天。總覺得,蹲下身子那一刻,人會變得謙卑,而不是居高臨下的俯視。這時,顧客和攤主之間就不只是冰冷的買賣關係。我喜歡讚美漂亮的物品,聽二手物的故事,和平時常買的雜誌出版商交流。這時,我才意識到這次書節的主題「閱讀生活」,生活正是一本大書,需要我們一字一句地慢慢去讀。書節里書的元素看起來被壓縮得很小,也沒有安靜的環境來閱讀和交流。而我們感受到的,更多的是文字衍生出來的相關物品,分享,講座,放映等。其實,這裡倡導的是一種生活狀態或是說生活方式,我感受到自由,平等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溫情。這些微小的力量,都是在無形中抵抗者現實的荒蕪和蒼白。

還記得在一進門的地攤有一個嶺南大學新詩不管理組的攤位,給人免費求籤解籤,籤文都是他們挑選并親手寫的中港臺詩人的詩句。負責的同學熱情地讓我試試,我便不好意思拒絕,想說求求事業運。我拿起籤筒誠心地搖,搖了好久好久總算跑出一根。籤文是一段中國近代詩人戴望舒《偶成》的節選:「這些好東西都不會消失,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。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,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」。真美的詩,我會心一笑。同學問我準嗎?我點了點頭,說我覺得蠻准的,因為我在從事文化藝術有關的工作,“一切好東西”就像在說我們堅持的價值,我堅信他們永遠存在,并有一天會像花一樣燦爛地開。而這些我們堅持的價值,也正正是在抵抗時代的荒蕪和蒼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